黄四儿家就住在纺织厂附近的一条巷子里。
这地方比大院杂乱多了,都是早年百姓自己盖的房子。
没有什么规划,每家孩子多了不够地方住的时候,犄角旮旯都能加盖一间小屋。
导致这里的房子杂乱无序,唯一留出来走路的巷子里也是堆满了杂物。
李骁到的时候,天都已经黑了。
他只知道黄四儿家住在这里,却不太清楚具体是哪一户。
好不容易逮着两个在外面疯跑才回家的小孩问了一下,才寻到了最里面那一排小房。
两间泥瓦房连着搭建的两间木板房,在夜色中看着黑漆漆的一片,只有其中一间点了昏暗的灯。
屋里人似乎不少,能听到小孩的吵闹声。
没有像其他人家那样自己围个院子,但屋子前面堆着一大一小两个草垛,只留了一条窄窄的路。
李骁穿过去,站到门口喊了一声:“黄四儿!”
屋内还是一样的吵闹,没有人回应。
李骁干脆上去拍门,拍了好一会儿,有个八九岁的小孩过来开了门就跑,都没看门外的是谁。
屋里刚做完饭,大锅冒出的热气扑面而来,混合着饭菜味。
李骁抬脚进去,踩到一地的干草,再抬头,雾气散了点才看清里面的情况。
一大群人围着一张桌子正在吃饭,几个小的在锅台边蹲着,人手一个大碗吃的头都不抬。
“你谁啊?”坐在桌边的妇女见李骁面生,问了一句。
李骁看了看她,猜测这可能是黄四儿的后妈。
“我找黄四儿,他不在家吗?”
“不在。”女人说了一声就低头吃饭,饭桌上的其他人除了吃饭也没有别的反应。
李骁看向那个中年男人,这可是黄四儿的亲爹。
“叔,你知道黄四儿去哪了吗?这都天黑了他什么时候能回来?”
李骁知道黄四儿平时不住在家里,他故意这么问的。
尽管没进去里屋看,只看着杂乱的厨房就知道屋里有多拥挤。
饭桌上还有黄四儿的两个哥哥,大哥还有媳妇跟孩子,加上几个小的,就这么杂乱的住在一起。
黄四儿的爸也冷漠的让李骁感觉有些心凉。
“不知道,他晚上不回来。”
“不回来?那他去哪住,这外面多冷啊?”
这时一旁黄四儿的后妈说了一句:“都那么大人了,谁知道去哪了。”
知道从这家人嘴里问不出什么来,李骁也没多说,转身就走了。
外面的空气都像是带着冰碴,每呼吸一口就会感觉从鼻腔到胸口像是被小刀割一样。
但李骁却觉得外面的比刚才那屋里让人舒服多了。
两世为人,李骁都未见过如此冷淡的亲人,好像黄四儿只是一个他们不认识的人一样。
都说后娘坏,可李骁感觉这个家里,心最狠的是黄四儿的亲爹。
李骁从黄四儿家离开,没有去城外,而是抓紧了时间回家。
他本就是这城里的街溜子,自然知道在随处可见的各种口号下,这个年代有多乱套。
和他一样留在城里的无业青年,每天无所事事,只剩下消耗不完的精力。
李骁依稀记得似乎就在改革之处,还进行了一场全国范围的严打,起因就是他们这些缺失了教育的无业青年惹了不少骇人听闻的大案。
想找黄四儿也不能大晚上出城,城外可不是后世。
他也不如成日在外面游荡的黄四儿交际广阔。
回到家,老李已经睡下了,李骁也没开灯,摸黑回到自己小屋。
脱了大棉袄跟棉鞋钻进被窝,被窝里竟然是热乎的。
他伸手往下一摸,摸到一个灌满热水的大玻璃瓶,是医院用的输液瓶。
很厚实,瓶口是橡皮塞,里面的水也不会洒出来。
把瓶子塞去脚底,李骁躺进被窝舒服的叹了口气。
听着外面的寒风也很快进入了梦乡.
第二天一大早,李骁起床后发现外面下雪了。
应该是后半夜下的,已经落了很厚的一层。
屋里的窗户都结了厚厚的冰花,李骁贴近玻璃,用嘴巴哈了几口气,然后拿手指一抹,就露出了干净的玻璃。
透过这一块往外看,大院里的人家几乎都在外面扫雪,把自家门口的地方扫出来。
他老爸此时也在门口拿着一把大扫帚在扫雪,已经快扫到大院中间去了。
李骁套上大棉袄跟棉鞋,叠好被子,把那瓶早已凉透的玻璃瓶拿到了桌上。
推门出去,厅的炉子生的很旺,餐桌上照例摆着早饭,老李那碗已经空了,也不知道他几点起的。
李骁走到门口推开门,一阵冷风灌进来,瞬间打了个哆嗦。
“爸,你把家门口扫扫得了,还想扫出大院外面啊。”
这一会
第二十四章 黄四儿的家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